位卑未忘报国志,退伍犹怀双拥情。20世纪90年代初,徐金前告别部队,来到地方。三十年来,他矢志不渝地投身到双拥和公益事业中,以军人的情怀铸就了一股向善的力量,书写着人间大爱。


徐金前先后荣获中国双拥年度人物、全国爱国拥军杰出人物、全国国防教育年度提名人物、全国社会拥军典范入围奖、江西省爱国拥军模范、江西省最美退役军人、江西省拥军优属先进个人、九江市道德模范等多项殊荣,其家庭获评“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2021年,他被评为第七届江西省道德模范。


1985年3月,徐金前到东海舰队某部服役,荣立二次三等功,获得“学雷锋标兵”等10多个奖项。20世纪90年代初,部队整编,徐金前含泪告别军营。欢送会上,他庄严承诺:“退伍不褪色,永葆军人本色,永做官兵的贴心人。”


退伍后,徐金前经常去看望夏明翰烈士女儿夏芸、“老阿姨”龚全珍、百岁老红军杜宏鉴等老人。远赴董存瑞和王杰生前所在部队、南京路上好八连、鼓浪屿好八连、硬骨头六连走访慰问。


九江石化总厂漆小萍的独子在部队牺牲,多年来徐金前嘘寒问暖,把漆妈妈当亲人来照料。一次,市里举办大型晚会,他把二老接到了现场。漆妈妈感动地说:“我儿子都去世30年了,还有人记得我!”北京某部刘博士一直奋战在武汉抗疫前线,他的妈妈、奶奶身体都突然出现状况。徐金前主动对接,跑前跑后,帮助解决了棘手问题,使刘博士消除忧虑,安心抗疫。


九江53户烈士健在父母也让徐金前时常牵挂在心,不仅自己上门嘘寒问暖,还组织发动爱心单位和个人与英雄父母结对认亲。为了关心98’抗洪老兵,更好地服务军烈属,徐金前上交了一笔特殊党费,同时在九江慈善总会发起建立了全省第一个鱼水情双拥基金。


当得知一些驻军单位地处偏僻,部分大龄军官难得有空相亲择偶,徐金前便积极联系市妇联、团市委等部门,先后组织了近20次军地青年联谊会和大龄军官鹊桥会,促成了不少佳偶联姻。


在四处地奔走中,徐金前意识到,双拥是一项系统工程,单枪匹马力量有限,于是1998年,他组织成立双拥爱心小分队。2010年,建立qq群,群友近百人,2012年创建双拥国防教育网,2014年建立双拥微信群,有300多人入群,群内每天满满都是正能量。他举着旗子一路走来,共同组织发起九江市爱国拥军促进会,队伍滚雪球般发展壮大。


受到徐金前感召,如今促进会有会员2000余人,其中铁杆成员近400人,他们当中既有党代表、全国劳模向东,全国人大代表陆永兰,全国模范教师徐斌,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潘新华等本土先进人物,也有全国打拐英雄施华山、作曲家羊鸣、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等来自全国各地的模范典型,还有多位老县委书记和市直机关的部长、局长、企业总经理以及众多社会热血青年参与其中,共行善举。


九江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已影响带动成千上万人汇入双拥和爱心的滚滚暖流中,九江市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这支队伍功不可没。


在单位,他是一名好员工。自到九江日报社工作以来,他恪尽职守,爱岗敬业,曾获报社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工作者等荣誉。连续三次获评“全市十佳记者”。拥军活动只能利用业余时间,而徐金前的业余时间不是在拥军活动现场,就是在去拥军的路上,不忘诺言。


双拥不仅需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更要投入不少真金白银,30年来徐金前一诺千金,自掏腰包,累计花费数十万元。为了省钱以帮助更多人,他宁愿一再降低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水准。婚前他长年睡地铺或办公室沙发。大喜之日,没办结婚仪式,双方亲人合起来才两桌。如今,一家三口过日子,只靠他一个人的工资,每每捉襟见肘。


妻子曾埋怨他,每天人看不到人,钱看不到钱。后来,他时常邀妻子参加活动,让她看看自己整天在忙啥。受到感召的妻子刘霞放弃在广州发展的机会回九江从事公益事业,夫唱妻和,携手并进。他们平时克勤节俭,从不乱花一分钱,帮扶了多名失学儿童,近年来夫妇俩仅去都昌太阳村开展爱心活动就超160次。


坚持三十年,做好一件事。不管条件多么艰难,徐金前都实现诺言,不改初衷,正如他在日记中写的那样:我们每个人都是“双拥”工作中一粒不起眼的火种,一旦燃烧起来,那就是一股不可阻挡的燎原大火。


责任编辑:徐丽丽